什麼是培養盤
培養盤是用於培養微生物、細胞或植物組織的平盤狀容器,常用於生物實驗室中。 1. 特色:平整的培養表面、氣密性好、易於疏排、可重複使用。 2. 外型:呈圓形或方形,通常由透明塑膠或玻璃製成,有一個蓋子或密封膜用於保護培養物。
培養盤是用於培養微生物、細胞或植物組織的平盤狀容器,常用於生物實驗室中。 1. 特色:平整的培養表面、氣密性好、易於疏排、可重複使用。 2. 外型:呈圓形或方形,通常由透明塑膠或玻璃製成,有一個蓋子或密封膜用於保護培養物。
1. 化學實驗室: 用途:用於培養微生物、細胞或組織,進行生物化學實驗或生物合成。 使用場域:微生物培養、細胞培養、生物轉化反應等。 2. 生物技術實驗室: 用途:進行細胞培養、轉染、細胞生長等操作。 使用場域:細胞培養、細胞生物學研究、基因工程等。 3. 醫學研究: 用途:培養人體細胞或組織,進行臨床相關研究或藥物測試。 使用場域:細胞治療研究、臨床試驗、藥物研發等。 4. 環境科學實驗室: 用途:培養環境中的微生物,進行生態學或環境污染研究。 使用場域:微生物生態學、環境生物技術、污染生物修復等。 5. 食品科學實驗室: 用途:培養食品中的微生物,進行食品安全檢測或發酵工藝研究。 使用場域:食品微生物學、食品安全檢測、食品發酵工程等。
帶你快速了解如何選擇與使用
1. 基本概念:培養盤是一種用於細胞、細菌、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培養的平底容器,通常由塑料或玻璃製成,有蓋以防止污染。 2. 無菌環境:在無菌條件下,將適當的培養基倒入培養盤中,形成固體或半固體的培養基層。 3. 接種:將待培養的微生物或細胞樣本接種到培養基上,通常使用接種環、接種針或其他接種工具。 4. 培養:蓋上培養盤蓋子,將其放置在適當的培養環境中(如恆溫培養箱)進行培養,提供適當的溫度、濕度和氣體條件。 5. 觀察和分析:通過培養盤的透明底部,可以觀察微生物的生長情況,進行計數、形態學研究和其他分析。 6. 應用領域:廣泛應用於微生物學、細胞生物學、分子生物學和藥物研究等領域。
用途: 1. 細菌培養:用於培養細菌、酵母等微生物,常見於微生物學研究和臨床檢驗。 2. 細胞培養:用於培養動物細胞、植物細胞等,在生物學和醫學研究中廣泛應用。 3. 植物組織培養:用於培養植物組織、胚胎等,進行植物生物學研究和植物育種。 材質: 1. 聚苯乙烯(PS):透明、耐溫性好,常見於一次性使用的培養盤。 2. 聚碳酸酯(PC):耐熱、耐化學腐蝕,可反覆使用,常見於高要求的細胞培養。 3. 聚丙烯(PP):耐溫性好,耐化學腐蝕,適用於特殊實驗需求。
1. 何時使用:用於培養細胞或微生物,適合平板培養法。 2. 材質:選擇高品質塑料,如聚苯乙烯,適合細胞或微生物培養。 3. 尺寸:根據實驗需求選擇合適的直徑,如60mm、90mm、150mm等。 4. 無菌性:確保培養盤在使用前已經過無菌處理或可以進行高壓滅菌。 5. 透氣性:有些實驗需要透氣培養盤,選擇透氣性好的培養盤設計。
1. 清潔保持:使用前後清潔培養盤,確保表面無細菌殘留。使用消毒劑適當清洗;避免使用硬物或粗糙的清潔工具刮傷表面。 2. 準確操作:在添加培養基或移動生物樣本時,輕柔操作以防止刮傷或碎裂培養盤;避免將培養盤暴露於高溫或強光下,以免導致變形或裂紋。 3. 適當儲存:使用完畢後,將培養盤放置在乾燥、通風且遠離直射陽光的地方,避免黴菌或細菌的滋生。
1. 表面劣化:如果培養盤表面出現劣化、刮傷或凹陷等情況,可能會影響細胞生長或培養物品的品質,應考慮汰換。 2. 污染:如果培養盤的表面無法有效清潔,或有無法去除的污染物,則可能會影響培養物品的純淨度,需要汰換。 3. 破損:如果培養盤出現破損或裂紋,可能會影響其密封性和使用安全性,應立即汰換。